Posted By Laurel Mcmahon Posted On

大腸息肉可病變成癌

大腸息肉是指生長在大腸壁或直腸內黏膜的異常增生細胞腫塊,其成因仍然不明,大多數的大腸息肉不會轉變為大腸癌,對身體無害,但某些類型則可能是癌前病變的徵兆,因此盡早切除才能大大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。

大腸息肉的類型中有三種皆可能癌變,分別為發炎型息肉、增生型息肉和腺瘤型息肉,當中為腺瘤型息肉最有癌變的可能性。大腸息肉能於大腸癌篩查中被發現,大多數都是良性的,只要及時就醫並遵照指示切除及追蹤就能得到恰當的治療,無需過份擔心。

一般建議要進行以下的大腸癌篩查內容:大便隱血測試和大腸鏡檢查。大便隱血測試是一種非介入性的簡單檢驗方法,用以檢驗大便樣本中是否含有以肉眼看不到的微量血液,如結果呈陽性便需要進行大腸鏡檢查,作進一步的檢查,醫師會將幼軟的內窺鏡由肛門進入腸道,以即時影像方式為整條腸道進行檢查,是最有效的大腸瘜肉診斷方法,除了可以抽取病變組織樣本作進一步化檢,更可直接切除小型息肉。

政府傳宣語句亦常引用:「預防勝於治療」,專業人士建議每五年進行一次徹底的大腸鏡檢查,另外健康的生活習慣亦重要,建立規律運動的習慣,可有助腸道蠕動,更可降低大腸瘜肉發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