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ed By Laurel Mcmahon Posted On

疫情下的商場

第五波疫情後,本港零售業漸見好轉,最近更有新商戶進駐如心廣場二期。荃灣西有新樓盤落成,帶旺了如心廣場的商鋪。與此同時,停車場車位在荃灣西時租相當便宜,這吸引了不少荃灣西鄰近地區的居民前來消遣購物。

事實上,荃灣西發展商業區已不是這一兩年的事。早在七、八年前,地產發展商已經瞄準商機,在荃灣西一帶興建新樓盤發展項目。不過,疫情下,限聚令政策拖慢了工程進度,並影響了荃灣西一帶的人流,因此如心廣場過去幾年的生意額都沒有顯著升幅。

自疫情爆發以來,本港的實體店經濟倒退了百分之四十。商場不斷有商鋪結業遷出,甚至老牌百貨公司都敵不過疫情的衝擊,無法繼續經營,唯有撤出商場。以往的商場策展都會以地方物產商品為主,但由於疫情令外國商家無法到港參與策展,現在的商場展覽都變成了特賣場。相比起地方特產,特賣場商品沒有太大特色,所以展覽的吸引力就會大減。為了轉危為機,商場策展改為舉辦 IP 授權展覽,例如迪士尼主題展覽、高達模型展覽,甚至是本地插畫的主題市集展覽。

除此之外,商場內的實體店種類也經歷了重大變化。疫情一方面淘汰了傳統的零售店,另一方面迎來了新品牌和其他複合式商戶入市,如遊戲中心、VR 遊樂場,以及各種室內樂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