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還在往咖啡館跑嗎?眼鏡店才是文青約會之必要
約莫在十年前左右,當我還在唸中學的時候,周遭曾經因為盧廣仲、方大同等唱作歌手的流行而掀起一陣黑色膠框眼鏡潮,那陣時人們知道青峰,還不知道什麼是「文青風」。那時候,黑色膠框眼鏡幾乎是必備品項,人人都往屋邨的眼鏡店跑,只求儘快配得一副潮物,好讓自己不在同儕之間顯得落伍,即便是無近視的同學,亦要架上鏡框(是的,並非 2022 年防疫用的平光鏡)。那副潮物眼鏡的品牌大多人都不記得了,曾幾何時,我們對於眼鏡的追求真的純粹得只求功能,不求什麼品牌價值。
大概同樣在 5-8 年前,手工眼鏡開始崛起,不少日本手作眼鏡的品牌開始引入到香港,最早為港人熟知的一定要數親切的「金子」(KANEKO OPTICAL)。自此,文青的標準配置除了無印風簡約打扮、帆布 tote bag、手拎外帶咖啡之外,還多了一副外形低調卻要不失 detail 的眼鏡,作為任何造型的神來一筆。
現在配眼鏡,不再是行禮如儀式驗眼、揀款、配鏡片,配眼鏡本身已經是事件(event),從踏進眼鏡店的一刻起,以至挑選眼鏡款式,由專業的店員給予參考意見,介紹眼鏡工匠在每一個款式背後所作的巧思、採用的素材等等,全部都是購物體驗環節之一。要談手工眼鏡款式選擇多的眼鏡店,當要說到 The New Black Optical ,從旺角樓上小店開始發跡,一步步在銅鑼灣、荃灣如心廣場二期以至殺入海港城開店,足見近年港人的手工眼鏡熱潮半分未減。加上港人久久未能遊日購物,即使想選購日本手作眼鏡,也唯有留港消費。店內除了有金子之外,亦有廣受荷里活明星喜愛的 Oliver Peoples、擁有逾百年歷史的萬年龜(Kame ManNen)等注目品牌,總有一款合你心水。